1.建章立製,健全雙創教育機製👧🏼👩🎨。
加強統籌規劃,製定實施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》🎑,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🪢,健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製。構建多層次👉🏼、多類別雙創教育課程體系,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🏪。出臺《關於加強大學生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》和《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》🤦🏿,製定和完善學分轉換👩🏽⚖️、保研激勵、休學創業🎏、資金與空間等支持政策,搭建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平臺🚵🏻♀️🚵🏻♂️,舉辦創新創業展,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和動力。
2.產教協同,構建雙創教育模式。
深化專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,樹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理念,構建形成面向全體學生、突出產業導向的分類培養🧙🏽♂️,面向區域經濟🖲、突出需求導向的協同育人,面向產業發展、突出實踐導向的跨界培養的“三面向、三突出”雙創教育模式。開設《創業基礎》等創新創業類課程90門,探索建成以“X+創新”或“X+創業”模式為主的專創課程體系。立項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1574項👨🏿⚖️,支持學生創新探索。
3.多措並舉🧑🚀,提升實踐育人能力。
堅持校內外、專兼職相結合,建立起基礎教學🎇🙍🏽♀️、專業技術和企業成長三類導師隊伍,廣泛發掘校友資源和社會資源,聘任傑出創業成功者擔任指導教師,建立大學生創業導師庫🫸🏽。定期組織校內創業導師培訓班🍢👥,選拔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,全力提升創業指導能力和業務水平😪🖌。通過匯聚優質社會資源🏌🏻♀️,加大宣傳支持力度,優化過程管理,2023-2024學年我校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65項,圍繞“四新”建設、師資培訓、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等方面進行合作攻關。組織135位教師到場站、企業一線等開展實踐鍛煉,促進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和專業發展、教學改進、科技創新、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🧚♂️。
4.“教賽創一體”培養學生創新能力。
建立“國家級-省級-校級-院級”四位一體學科競賽體系。以“一院一品”競賽模式實現雙創實踐與產業有效銜接。聚焦高規格雙創賽事🧏♀️,形成“啟發—遴選—打磨—路演—反饋”動態循環培育機製;與陜西微軟創新中心、啟迪之星等合作搭建雙創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平臺,打造“創客空間”“眾創空間”“校地融合科創孵化平臺”層次遞進的實踐社區,以“競賽倒逼”模式推動雙創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🧘🏿,為雙創育人提供強力支撐🏚。
5.獲獎情況
2023-2024學年組織開展高水平學科競賽100余項👌🏼,獲國家級獎項377項、省部級1324項、優秀組織獎11項🐡🤑。其中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中獲金獎1項🧔🏽♂️,銀獎1項,銅獎4項,時隔四年再獲金獎;在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特等獎1項🌼,實現了我校特等獎零的突破。時隔五年,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再獲國家一等獎1項🫸🏻。主要賽事獲獎見下表🟰。
主要賽事獲獎一覽表 |
序號 |
姓名 |
獲獎等級 |
競賽名稱 |
競賽類型 |
備註 |
1 |
芮澤升 |
國家級特等獎 |
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|
A |
鹽堿地改良的新希望:野生二粒小麥優異耐鹽基因挖掘及其育種利用 |
林匯源 |
何楚揚 |
張啟贏 |
焦響 |
2 |
段嘉嘉 |
國家級一等獎 |
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|
A |
守好“大國糧倉”:糧食安全背景下耕地“非糧化”問題調查與治理對策—以陜西省為例 |
郭芷彤 |
李世林 |
李欣諾 |
胡正堯 |
宋泓澄 |
宋金洋 |
柴朝卿 |
3 |
周莉 |
國家級二等獎 |
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|
A |
用於植物補光和痕跡顯現的稀土發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質調控研究 |
都鈺峰 |
江可舟 |
趙藝蔙 |
李雨欣 |
楊悅 |
郭江 |
王源 |
4 |
張思萌 |
國家級三等獎 |
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|
A |
食藥調控體內代謝功能的精準挖掘與應用研究 |
王迪昇 |
李雪 |
繆宜呈 |
許嘉洋 |
5 |
藍康澍 |
國家級三等獎 |
第十八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|
A |
基於分子標記進行中國優良牛羊品種選育 |
張珂菁 |
王誌穎 |
朱琦慧 |
田欣 |
李雅芳 |
馮煒傑 |
王新雨 |
6 |
尚春雨 |
國家級金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新秾科技--基於光譜農業的鄉村振興領航者 |
陳果 |
李政倫 |
黃強 |
武欣怡 |
李雨萌 |
劉曉燕 |
唐偉傑 |
鄭好 |
王正 |
谷慧萍 |
康珍 |
馬永博 |
張嘉悅 |
7 |
樊昕 |
國家級銀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麥越銹山-現代育種理念與監測預警技術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|
陸可心 |
李莉莉 |
毛浩田 |
李賢 |
舒爽 |
戶雪敏 |
閆通 |
張太學 |
周佳 |
何夢穎 |
張珊 |
魏佳美 |
連嘉茜 |
楊鑫 |
8 |
都鈺峰 |
國家級銅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精準光肥——設施農業的高端光譜引領者 |
鄒喆泉 |
蘇皓然 |
何道淼 |
李長霖 |
普希孟 |
王俊燁 |
習昌鈺 |
楊瑞奇 |
利宏寧 |
周莉 |
林怡芳 |
李雨欣 |
趙藝蔙 |
胡梓玥 |
9 |
王俊燁 |
國家級銅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向“羊”新生—基於繁育管理一體化的智慧興羊創新方案 |
李琪陽 |
黃傑 |
趙子強 |
延馭航 |
邱桂萍 |
楊丹 |
朱慧敏 |
吳晨昕 |
韓柯宇 |
丁寧倩 |
蔡天悅 |
楊林炎 |
宋欣妍 |
王若雨 |
10 |
吳偉駿 |
國家級銅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慧創智棚——科技賦能讓棚戶成為甩手掌櫃 |
楊其洪 |
楊帆 |
趙心語 |
付穎 |
張越玲 |
張麗境 |
陳昱璇 |
任小瑩 |
陸宇薇 |
龔楚楚 |
李沐芫 |
李麗佳 |
吳承桓 |
陳前坤 |
11 |
王瑞祺 |
國家級銅獎 |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 |
A |
“鮮”見之明—高質量食品保鮮-檢測領軍者 |
胡雯清 |
姜浩楠 |
鐘啟明 |
楊帆 |
鄭斯亓 |
武飛揚 |
孫逸帆 |
馮浩宇 |
桑浩捷 |
習昌鈺 |
李誠堯 |
楊印高 |
張鈞堯 |
李鳴育 |
12 |
龔城圩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Farewell Journey |
尋真 |
蔡祺峰 |
13 |
龔城圩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Farewell Journey_1 |
尋真 |
蔡祺峰 |
14 |
孟憲城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ice team |
蔡祺峰 |
尋真 |
15 |
孫德銘 |
國家級三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1 |
陳均鈴 |
李宣熠 |
16 |
曾令順 |
國家級三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2 |
吳晨陽 |
賀浩軒 |
17 |
張清淩 |
國家級三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3 |
徐學軒 |
李佐彤 |
18 |
洪博 |
國家級三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4 |
張旭 |
黨金鵬 |
19 |
單豪傑 |
國家級一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_1 |
尋真 |
蔡祺峰 |
20 |
李佐彤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_2 |
張清淩 |
黨金鵬 |
21 |
曾令順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_3 |
吳晨陽 |
賀浩軒 |
22 |
張清淩 |
國家級三等獎 |
2023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|
A |
nwafu_4 |
曾令順 |
黨金鵬 |
23 |
沈鳴傑 |
國家級一等獎 |
202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|
A |
|
孫家翹 |
梁楓 |
24 |
孫潤坤 |
國家級二等獎 |
202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|
A |
|
宋欣怡 |
劉又溢 |
|